来源:2014-11-17 11:08:10 热度:

在中国,我不相信众筹,哈哈!

LX A i 中 国 网 Q

在中国,我不相信众筹,哈哈!

极客网11月17日(北京)  火了大半年的“西少爷”肉夹馍,近日由于股权众筹利益无法调和而分崩离析!外界看来,这事众筹仅是导火索,本质问题在于管理问题和利益分配。然而,我却认为,根源出在了众筹上!“西少爷”是众筹在中国难产的典型案例!

“西少爷”事件的引爆点,是其联合创始人宋鑫在网络上发表的一篇博文《西少爷赖账,众筹的钱怎么还》,此文表面上是“西少爷”内部扯皮,而实际上它也道出了众筹在中国很难落地的根源:中国没信用(任)!用通俗的话讲就是:我(们)不相信众筹!

征信体系的不完善,制约了中国很多金融产品的发展,众筹只是其中一个。在国人征信信息普遍滞后和新征信体系框架布局相对松散的情况下,众筹在中国注定难有大作为。这不是某一家企业的问题,而是大的产业环境使然。

近年来,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快展生根、落地。宝类基金、P2P网贷以及众筹作为互联网金融最重要的三个细分领域,迅速成为媒体和新涌入者追捧的新星。互联网金融的核心还是金融,而金融的核心在风控,在中国,刚性兜底在大众投资理财文化中根深蒂固,所以只有弱风险、强兑付的金融产品在中国才有生命力。从过去一两年的产品发展轨迹中,我们就能强烈地感觉到这一点的重要性。

宝类基金,由于有强大的信用后盾,如余客宝的背后是阿里和天弘基金,规模迅速膨胀,并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互联网金融领域最大的细分领域。尽管收益率的持续下滑,在某种程度上放缓了该市场的增长,但截止目前,宝类基金仍是互联网金融领域最稳健的细分市场。

P2P网贷进入中国后,经过了深度的本土化改造。纯线上中介模式在中国并不流行,反而是线下、线下相结合,平台作信用背书的模式赢得了更多市场。道理也很简单,在弱风险、强兑付的投资文化背景下,P2P投资玩家最先看重的是平台的资金实力和风控水平,两者皆无的平台很难在中国立足。

经过几年野蛮生长,2014年以来,P2P平台沉积已久的潜在风险集中爆发,跑路、倒闭不断,平台的信用、是否合规以及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。行业大洗牌已经悄悄拉开序幕。大浪淘沙,未来能够活下来的平台,不一定规模最大,但一定是信用品牌过硬的平台。

众筹没有信用后盾,中国征信体系又相对滞后,所以,中国众筹项目成功率一直比较低,不足3%。在中国,众筹更像是团购,玩票者居多,并未形成完善的产业链。未来,随着中国信用环境的改善,众筹在中国的发展可能会出现转机。但是,短时间内,众筹在中国的影响力将远远小于宝类基金和P2P网贷,注定是边缘角色。

另外,影响众筹在中国发展的,还有一个重要因素,那就是中国游资丰富,天使VC非常活跃,好的项目一般不差钱。所以,众筹在中国,噱头意义,远大于实际意义!(完)

LX A i 中 国 网 Q

本文网址:
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人工智能报;合作及投稿请联系:editor@cnaiplus.com

AI中国号...

关注微信公众号,了解最新精彩内容